沙家浜湿地飞羽:2019年,124种鸟类在沙家浜等你哦!
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,小伙伴们都在为过年忙碌着。湿地里的鸟儿在忙些什么呢?

部分白鹭已经长出了繁殖羽,为即将到来的繁殖作准备。

北红尾鸲从遥远的北方赶来,准备在这里过个温暖的春节。

夜鹭躲在芦竹丛里,安逸地享受着冬日温暖的阳光。
鸟种更新
截止2018年12月,公园已记录到的鸟类种类增加到了124种,新增的鸟类分别是琵嘴鸭、普通秧鸡、金眶鸻(héng)、绿鹭、暗灰鹃鵙(jú)和领雀嘴鹎(bēi)。
琵嘴鸭

普通秧鸡

金眶鸻(héng)

绿鹭

暗灰鹃鵙(jú)

领雀嘴鹎(bēi)

在这124种鸟类中,重点保护的鸟类有11种,它们分别是鸳鸯、罗纹鸭、小鸦鹃、凤头麦鸡、鹗、赤腹鹰、日本松雀鹰、苍鹰、普通鵟、红隼和田鹀。


保育区和恢复区是珍稀鸟类最为活跃的区域。这里丰富的生物种类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,有效的保护措施为它们提供了安全的环境,丰富的生态类型为它们提供了多样性的栖息地。
鸳鸯

大山雀

棕头雅雀

监测老师
我们邀请了专业的鸟类监测团队开展鸟类监测工作,监测区域为公园全区,监测频率为每月一次。
鸟类监测除了记录鸟类的种类、数量、分布等基本信息外,还会对鸟类的栖息环境、潜在威胁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,并对公园的实际工作进行指导,从而更好地保护鸟类。
范如宇
自然名:长嘴鸟。江苏野鸟会副秘书长,绿羽生态工作室创建人,主要致力于保护湿地生态环境,共创人与自然的和谐。

王寰
自然名:环颈鸻。苏州湿地自然学校志愿者带队老师,致力于向大众普及和推广自然教育,保护生态环境。

周敏军
自然名:小黑嘴。7年来专注于研究苏州地区湿地与鸟类,多次参与全国沿海水鸟同步调查、全国中华秋沙鸭越冬同步调查。

张曼玲
自然名:大红蓼。在苏州多地进行鸟类监测工作,开展自然宣教活动,个人喜欢收集、制作鸟类模型等自然周边。

观鸟是带你走出日常生活、发现城市生活以外的自然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。
观鸟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。你不仅需要有专业的观鸟设备——望远镜、相机和计数器,还要有可以对照辨认的专业书籍——鸟类图鉴,当然,你可能更需要一位经验丰富、知识储备充足的专业老师。
作为常熟的观鸟胜地,我们已经为你准备好了不同阶段的观鸟课程哦。
观鸟课程推荐
自然观察初体验
这可能是小宝宝第一次通过望远镜观察鸟类,这个时候,他们将学着使用望远镜,认识白鹭、斑嘴鸭、小PT等最为常见、最容易观察到的几种鸟类。

湿地飞羽精灵
了解白鹭成长的四个阶段,观察鸟类的繁殖情况,认识到不同的鸟类对栖息地和食物的不同需求,并且动手为鸟类保护贡献一份力量。这个时候,小朋友将对鸟类有更为深刻的认识。

青少年鸟类监测体验
跟着专业老师,带着专业工具,深入湿地内部,进行一次专业的鸟类监测体验,了解鸟类监测老师是怎么观鸟的。

观鸟是门技术活,你可能需要不断练习才能认识更多的鸟类,了解更多的鸟类知识,积累更为丰富的经验,从而向一个真正的观鸟达人进阶。
经常来沙家浜走走吧,124种鸟类在湿地里等你哦。
观鸟咨询热线:0512-52505663。